法制网北京4月29日讯 记者 郄建荣 国土资源部今天透露,该部将启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,以全面查清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面积、类型、权属和分布情况。同时,将对不稳定耕地面积进行核实。
国土资源部表示,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包括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、“不稳定耕地”调查以及二次调查新增耕地调查。
就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,国土资源部要求,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,结合土壤普查、农业普查、全国国土规划纲要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、土地整治规划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成果和资料信息,综合考虑区位、交通等开发条件,以图斑为单元,调查评价可开垦土地和可复垦采矿用地的宜耕性。
同时,以县为统计单位,建立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,形成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体状况;分析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经济、生态、社会效益,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的政策建议。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基础上,开展可复垦为耕地的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潜力规模调查。
“不稳定耕地”调查主要是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,以各省上报的“不稳定耕地”面积作为参考,经实地核定位置、范围、质量等级、利用状况等,形成“不稳定耕地”的调查结果,实现“不稳定耕地”的上图入库。并对“不稳定耕地”后续利用条件进行分析,提出政策建议。
据国土资源部介绍,此次调查还将调查新增耕地情况。此项调查将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为基础,对比199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,在二次调查耕地增加的省份,对二次调查增加的耕地,经实地核定位置、范围、质量等级等,形成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垦的新增加耕地面积调查结果,实现对新增耕地的上图入库。并对二次调查新增耕地利用条件进行分析,提出政策建议。
国土资源部表示, 2015年6~10月,将完成 “不稳定耕地”和新增耕地更新工作,完成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建设。